许多人都看过著名武打演员甄子丹主演的电影《叶问》,在影片中,叶问这位武术大师不仅在擂台上展现出英姿飒爽、身手矫健的风采,场下也是彬彬有礼,宛如一位真正的君子。电影塑造的叶问形象,既是武艺高强的英雄炒股配资利息论坛,也是谦逊有礼的绅士。
在影视作品中,叶问常被描绘成一个深爱家庭、忠于祖国的正义化身,但历史上的叶问真的与荧幕上的形象完全相符吗?现实却有所不同。与人们对习武者的普遍印象相悖,现存的老照片显示,叶问并非身材高大挺拔,反而有些佝偻驼背。
尤其因为多年沉迷鸦片,叶问晚年牙齿几乎脱落,面容憔悴。根据他的儿子叶淮回忆,叶问晚年仍常出入风尘场所,生活并不像电影中那般光鲜亮丽。而电影里与日本人或西方人切磋武艺、激烈打擂的桥段,也基本没有历史依据。那么,真实的叶问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?
展开剩余84%为何这样一位形象并非完全光明磊落的男子,反倒被后世频频美化,甚至成为了爱国精神的象征?这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?
咏春拳历史悠久,可追溯到明末清初时期。咏春拳最初起源于福建沿海地区,现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。尽管谁是咏春拳的真正创始人无定论,但叶问曾写文介绍,认为咏春拳的发明者是一位武艺高强的佛教尼姑——五枚师太。
五枚师太出身明朝,自幼剃度为尼。清军入关后大肆屠杀汉人,她一直坚持反清复明,誓不向满清政权屈服。叶问在文中还提到,虽然五枚师太创造了咏春拳,但“咏春”这个名字来源于民间一位女侠,因为女子力量较弱,但动作更为灵活,所以咏春拳注重“以柔克刚”,通过灵巧的身法和小巧的力量,制服力大势沉的对手。
叶问从小身体瘦弱,体质欠佳,身形也较为矮小,因此家里决定让他习武,以增强体质。幼时,他拜在当地著名拳师陈华顺门下学习。陈师傅根据叶问的体质和特点,选择教授他咏春拳,既能弥补先天不足,又能发挥他的灵活优势。
叶问并未辜负师傅期望,虽然多病体弱,但对咏春拳热爱有加。短短五年间,他武功大进,技艺高超,甚至远胜同门师兄弟,成为当时出类拔萃的弟子。
叶问家族是佛山颇有名望的富户,但民国时期内战频仍、社会动荡,叶家的生意也遭受不小冲击。彼时,香港由英国统治,成为不少广东人避难和谋发展的避风港,叶问家族也随之迁往香港。
虽然离开了故乡和恩师,叶问并未沉溺于安逸生活,反而立下誓言——要将中国武术发扬光大。在香港,他目睹英国殖民者欺压本地百姓,而政府因畏惧侵略者,始终无力干预。看到同胞被欺凌,国家的大好河山被外族蚕食,年轻的叶问内心充满愤慨。
尤其是当时大量中国人沉溺鸦片,形销骨立,遭受英国人讥讽为“东亚病夫”,激起了叶问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反抗情绪。他多次与挑衅的英国人发生争执和斗殴,凭借多年的武术训练常能占据上风。
随着叶家在香港逐渐站稳脚跟,叶问在当地也赢得了不小声望。那个时代的中国上层阶级普遍崇尚西方生活方式,西装、西餐、击剑、马术风靡一时,这令叶问感到十分愤懑。为了证明中国武术的价值,他选择回到家乡开设武馆,专门传授咏春拳,培养出许多著名武术大师。
影视剧中经常有叶问与外国人打擂台的情节,历史上他确实收到过日本人的挑战信。但当时叶问年事已高,日本派来的对手大多年轻健壮、训练有素的军人。叶问虽武功高强,但对比对方的优势,他知道自己已心有余力不足,因此拒绝了挑战,也拒绝将咏春拳传授给日本人。
叶问深知日本侵略者的残暴,拒绝教武给他们,以免文化被盗用。他还带着家人逃往香港避难。虽然不如电影那般传奇,但叶问的选择也体现出理智与勇气。一方面,他不愿在身体不支时受辱,另一方面,他坚守民族尊严,拒绝向敌人屈服。
叶问最为人称道的,不仅是他过硬的武艺,还有他培养出的一代武术高手,其中最著名的便是李小龙。中国武术界当时规矩森严,比如学习咏春拳必须通过拜师礼,终身致力武术,保持传统纯正。叶问则认为咏春拳不应被禁锢,应广泛传播,走出圈子。
因此,只要有人愿意学,他的武馆就接纳教学,不拘泥传统规矩。这让咏春拳声名大振,却也因此触犯武术界规则,叶问被香港武术协会除名。反倒让他有机会联合朋友开设自家武馆,培养一批自己的弟子。
当中,一个名叫李小龙的年轻人脱颖而出。李小龙性格急躁,未来无明确规划,但对武术充满热情,获得叶问赏识。在师父的教导下,他学会收敛急性子,不再轻易打架,真正领会了中国武术的“道”。
李小龙深知武功不只是胜负技巧,更是一种“自强不息”的精神。他非常感激叶问,日后在好莱坞大放异彩时,仍多次提及这位如同父亲般的恩师。
然而,叶问晚年生活多舛,妻子与子女相继因奔波劳累去世,给他带来沉重打击。为缓解心痛及身体病痛,他沉迷鸦片与烟花场所,失去了年轻时的斗志与锐气。
但他内心的热爱未曾消散。临终前几天,为回应李小龙的请求,他强忍病体拍摄宣传咏春拳的视频,成为他最后的影像遗留。
综观叶问一生,他并非完美无瑕,也不像影视剧中那般严肃儒雅,但他对武术的执着与热情令人敬佩。武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,更应珍视和传承这些传统文化。
传统文化自有其独特的凝聚力,能将全球华人紧密联结。虽然现今世界仍以西方文化为主导,但随着中国的崛起与文明的独特魅力,相信中国人终将以独特而自信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巅。
而撑起中华民族脊梁的,正是这绵延五千年积淀下来的文化传承,是它们构筑了中国人永不言败的精神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盈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